和.海.豚.游.泳!-亞馬遜河日記:第十四天(20.4.10)
長途旅程中,不會每一天都精彩,不會每一天都是高潮,那會死人的。有時過得很普通,有時很不錯;有時什麼也沒有做又一天,有時充實到一天等於三天。這是長途旅遊的常態。
但有時候,一些閃亮的時刻會出現,像流星,可遇不可求。不但留下一生難忘的記憶,還會在當下的相遇中,改變了你。
今天,就是這樣閃亮的時刻。Novo Airao是世上唯一可以讓人免費在大自然的環境和海豚暢游的地方(不過如同上一篇談及資訊的不流通,大部份人由於不知道門路,要報$800港幣的團來這裡,其實你可以自己坐巴士來)。這些海豚是放養式地生活在這裡,好像在郊外養貓狗的人,貓狗可以自由出街和回家。早上起來,步行到海邊,看到很多旅行團的人,於是混進他們中,因為可以免費拿魚餵海豚和有人幫你照相:)到下午所有人都離開,就是我和海豚游泳的私人時間…
餵完海豚,去推廣本土環保經濟的Fundãço Almerinda Malaquias看看。由於全球暖化,大家都關注到亞馬遜森林的資源使用,令到當地居民的經濟活動收到不少限制。Almerinda Malaquias基金會於92年成立,希望為當地居民提供另類收入的可能性。 其中一項主要工作就是成立專業的木工訓練學校,讓年青人製作木制紀念品。當中的木材全部以廢物循環再造,不為亞馬遜森林增添壓力。參觀過後,買了一條小鱷魚紀念品以示支持。
接著到去看看另一個性質相似的地方,名位Associãço dos Artesãos de Novo Airão。在這裡同樣看到居民在工作,幸運地,有一位由巴西聖保羅來研習的年青人Anderson會說西文,結果他就為我講解工藝品的製作過程。
先把Arumã浸在水中數個月,然後割下表層,再用人手把最表層的樹皮撕下,用作編織;若要加上顏色的話,會用某種果實的汁液來作顏料。
參觀完畢,Anderson告訴我,今天是他的朋友Andressa的生日,有三位美國交流生會到她的家慶祝,問我有沒有興趣,於是我就加入她們,無端端去了當地人的生日會。女孩Andressa是位正修讀生物學碩士的研究生,研究亞馬遜的生態。另外三位美國男孩是到巴西聖保羅的大學交流生,趁假期來亞馬遜遊玩。我們下午就在她的家邊做不同食物,邊聊天。然後一起去和海豚游泳!
當我們游泳到小碼頭時,海豚就逐一游到我們身邊。它們會用身體碰撞和用嘴巴輕咬我們。發現我們沒有魚,仍沒有離開我們,跟我們一起差不多一小時。像和小狗小貓玩耍,我們輕輕捉住它們的嘴巴不放;當它們游近,我們嘗試騎上它們的身體;當然也小不免對海豚上下其手,觸摸神秘一樣的額頭、鰭和背部。這一個小時,就好像小時候到游泳池,游泳之外,一班男孩總是在翻筋斗、用力壓下對方,不許他浮上水面呼吸、又或者騎膊馬互相鬥推。差別就是今天多了幾條海豚和我們一起玩。
記得千禧年時有不少選舉,其中一項是臨死前想做的事情。和海豚游泳就是當時最多人選的。我很深刻,因為當年明珠台播放時,錄影了來教英文。沒有想到十年後,在沒有預算下,做到了。
晚上,回到Andressa的家繼續慶祝她28歲的生日。就在門前的小空地,播放著不同節奏的巴西音樂,忘情地跳舞。明天,三位美國人就會離開去瀑布區,而我亦安排好一對一跟導遊四天到探索森林和當地居民的生活。
再一次只能相信緣份。如果不是昨天遲了下車,要等了六個小時巴士的話,相信沒有機會碰到Andressa和跟她慶祝的生日吧。
羨慕!海豚經常出現在我的冥想中,提醒我工作有時,玩耍有時。無論做什麼都要盡情。
好一句無論做什麼都要盡情!這是我們可以回報美好人事物的最好方法!
世界有天堂也有地獄!
看到你身處的天堂
也叫我想到
血色海灣The Cove紀錄片的片段
大家努力保護地球吧!
個世界沒有話是屬於誰的!
我們已經取了許多。
bb,
那是江豚呀!不是海豚!世界上只有兩種江豚,牠們活於淡水中。不過…是名字 一個吧…倒沒甚麼所謂!
感謝東兄!英文是River Dolphin, 用來分辨…
沒錯,我們已經取了太多,要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!